|
【微信】禁微信布置作业 家长不愿一刀切 |
【weixin】2019-2-24发表: 禁微信布置作业 家长不愿一刀切 大洋网讯据教育部网站消息,有政协委员提案建议,明确老师不得通过微信、qq等方式布置作业,不得将批改作业的任务交给家长。对此教育部作出的回复表示,下一步将明确教师不得通过手机微信和qq等方式布 禁微信布置作业 家长不愿一刀切来自微信weixin相关,仅限微信weixin观点以及网络浏览,佛山陶瓷网对禁微信布置作业 家长不愿一刀切以及内容不做任何推荐。 禁微信布置作业 家长不愿一刀切大洋网讯 据教育部网站消息,有政协委员提案建议,明确老师不得通过微信、qq等方式布置作业,不得将批改作业的任务交给家长。对此教育部作出的回复表示,下一步将明确教师不得通过手机微信和qq等方式布置作业,避免出现“学校减负、社会增负,教师减负、家长增负”等现象。的确有家长认为,名目繁多的通知、盖楼式的回复点赞,给家长增添了负担。那作为小学生家长的小编们觉得禁止微信、qq布置作业是增负还是减负呢? 留点“过渡期” 会更人性化 作为一名三年级小学生的家长,从为孩子、为家长也为老师减轻负担的角度看,我对此当然是欢迎的。但是,这个问题还真该“一分为二”、实事求是地看。 从女儿上一年级开始,班级微信群、班级qq群、班级家长群就成了我每天必须绷紧神经关注的群。其实,好多年以前就没用qq了,但由于老师开了qq群,有些通知、作业说明不仅微信发,也在qq发并回答家长的咨询,因此生怕错过什么的“菜鸟家长”,比如本人,只好费了些力气把qq号和密码找了回来。 几乎在一年级两个学期的每一天里,班级这几个群的消息我都会马上去看。之所以这么紧张,是因为老师通常会把孩子当天的作业以及课堂表现、注意事项等发到群里。其实,布置作业的正规途径是每天放学前老师把当天作业写到黑板上让小朋友抄下来。但可想而知,对一年级的小朋友来说,一开始抄得丢三落四、错字连篇几乎是常态——人家连字都不大会写呢!还有些呆萌呆萌的小家伙根本就不抄作业。因此,老师把作业和要求每天通过微信群和qq群发给家长,其实是帮家长。因为偶尔如果有一天忘了发,到放学后准有不少家长在群里“求作业”。“我家宝宝没来得及抄”“我家宝宝只抄了语文”“我家宝宝写的是天书”“我家宝宝自己也不知道抄的是什么……”可想而知,如果逐个回应家长,肯定会消耗掉老师大量的个人时间。于是,老师为提高效率只好选择每天群发作业通知。 不过,到了二年级,随着小朋友们写字认知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的大幅提升,也为了避免孩子们形成依赖心理,老师改变了策略,不再群发作业了。而是鼓励小朋友自己抄。对个别在群里“求作业”的家长,老师的态度也很明确——鼓励家长之间私下互问作业,但为避免影响大多数家长不再群发作业。于是,从此之后,老师在微信群和qq群发布的多是一些学习提醒、作业考试疑难问答之类的注意事项。在我看来,老师发布这些内容是有助于家校沟通的必要之举。 家校一起减负 岂不两全其美? 作为一个“资深”的小学生家长(家里两娃分别在读一年级和四年级),我觉得全面禁止微信、qq布置作业未免过于“一刀切”,除非加一个前提:教师在课堂上不布置作业,只通过手机微信和qq布置,教师纯粹依靠家长在家对孩子作业的复查而不批改作业,才会真的导致“教师减负、家长增负”的现象。 回头看看小娃刚入学时在作业登记本上自己抄作业的字迹——他把字当成画来临摹,我要半蒙半猜才能大概知道他写啥——如果老师不在微信和qq再布置一遍,我的第二段陪读生涯绝对要以悲剧的方式开始了。手机上存有老师发送的作业信息的我,就像手握尚方宝剑的钦差大臣,管起小屁孩来底气十足。不监督不行,考试要考。非书面作业,家长不监督的话,怎么完成?有监督才有动力,有动力才培养出好习惯。特别是低年级的孩子,上课走神,抄作业抄漏抄错,都是家常便饭,家校沟通顺畅了,老师和家长才能一起帮助孩子养成好的学习习惯。 当然,到了三年级以后,孩子已适应小学生活,具备一定的独立性,微信和qq发送作业给家长,就不是刚需了,反而容易让孩子形成依赖,在校不好好登记作业,只等回家问爸妈拿手机看。而且一些让家长参与的作业实际上超过了学生的实际能力,并无必要。 孩子是自己的,虽然呐喊“家长减负”,但也不应甩手全丢给老师管,虽然每天晚上辅导作业让人“热血沸腾”,但也不能真的“佛系”放任。家长和学校的负担并不是一个此消彼长的概念,家长跟老师最重要的沟通不在于布置作业,而在于对孩子综合表现的沟通,方法正确了,家校管理都能提高效率,做到老师家长齐减负,岂不更好? 作业登记得好 奖励一块橡皮 我家大女儿婷婷10岁,上小学四年级。所在学校的做法是老师每天在黑板上写作业,让孩子们登记在作业登记本上,然后再通过校讯通或微信拷贝一份给家长备忘。我比较认可这样的方法,一方面让孩子自觉培养登记作业的习惯,培养独立学习的意识,而发一份给家长备忘,则有助于家长了解作业的情况,帮助孩子查漏补缺。还有另一种形式是时下比较流行的学习打卡,这种做法主要针对一些需要背诵过关的作业。这类非书面作业,有时家长配合执行起来比较困难,孩子不想背书时会用各种借口“偷懒”。但自从有了微信打卡,孩子为了不落后于其他同学,常常追着我检查背书。 所以,适度用手机布置作业是可取的,只要厘清教师和家长的责任边界,让各方达成共识。教师要提升自己的业务能力和责任心,家长也要承担起家庭教育的责任。 还记得婷婷刚上一年级那会儿,因为认字不多,登记作业挺困难的。为此老师想了一些小方法,把“页”“题”等孩子还不会写的字变成符号,让“零基础”孩子也能每天自己登记作业。此外,班级里还会定期评选“登记作业小能手”,当选的孩子会得到小礼物。有一次,我一回家婷婷就高高举着作业登记本开心地说:“妈妈,我得奖了!因为作业登记得好,老师奖励我一块橡皮擦。”像这些亲切的方法,消除了初入校门孩子的学习焦虑,也培养了他们的学习兴趣。 文/广报全媒体记者汤新颖、黎蘅、彭玉磊 策划/广报全媒体记者张晓雯 统筹/广报全媒体记者王湘 (【weixin】更新:2019/2/24 22:25:14)
|